1903

3月31日,Melanie Reizes 與Arthur Klein結婚(前一日是她21歲生日),不過她的心情仍在為哥哥過世哀慟。他們婚後的新家位於羅森堡。
5月時,Melanie發現自己懷孕了。
1904
1月19日,Klein的長女Melitta誕生。
1905
Melanie和Authur帶著1歲大的Melitta沿義大利亞得里亞海岸(Adriatic coast)旅遊,走訪如第里雅斯特(Triste)和威尼斯(Venice)等許多地方。
同年,Freud出版《性學三論》(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)。

1906
該年春天,Melanie陪Authur赴羅馬(Rome)參加工程學大會。
經Melanie和友人Irma Schonfeld 鍥而不捨努力4年,她終於看到哥哥Emmanuel留下的手稿出版成冊。
1907
3月2日,Melanie生下長子Hans,她在懷孕階段陷入嚴重憂鬱症。
1907年末,因Arthur新任某間造紙廠的廠長,Klein一家搬到位於上西利西亞(Silesia,即今日波蘭的克拉普科維采Krapkowice, Poland)的小鎮克匹茲(Krppitz)。母親Libussa不久後搬來同住。
1908

Melanie變得越來越憂鬱焦躁,很顯然地,她婚後在這個狹小冷漠的城鎮過得非常不快樂。她經常外出探訪家人、朋友,也會造訪布達佩斯(Budapest)和阿巴西亞(Abbazia)。她也接受用碳酸泉水療等多種方式,治療她的「神經過敏」。再加上她的母親Libussa前前後後寫了一堆怪異、引人內疚且處處干涉的信,她更是很少在家陪孩子們。
此年Freud與匈牙利精神分析師Sándor Ferenczi兩人相識,一生信件往返超過1,200封,從這些信中,可見他們於公於私都發展出深厚情誼。日後Ferenczi會以分析師、支持者和友人的身分,影響Melanie Klein至深。
1909
5月左右,Melanie憂鬱症狀相當嚴重,她赴瑞士東部阿爾卑斯山區的庫爾鎮(Chur)進行療養。到了6月,她稍稍南移至聖莫里茲(St Moritz),此時膀胱出了些問題。從她母親一封來信中,可推測當時Melanie可能擔心自己再度懷孕了,那可是她的夢魘。
11月,Klein一家(連同Libussa)搬到布達佩斯市郊的施伐亥基區(Svabhegy)。
Freud出版5歲男孩的個案研究〈小漢斯〉(Little Hans),此為分析式兒童觀察研究的首例。這則案例是由Freud指導,實際進行分析的是小漢斯的父親。

1910
搬到布達佩斯後,Melanie很常與Jolanthe Vágó(Arthur的姊妹、Melanie的小姑)和Klara(Jolanthe的姻親,但已離婚)在一起。Melanie與這兩位女士很親,尤其是Klara。
該年暑假Melanie和Klara一起共度,她們去了柏林北邊波羅的海(Baltic Sea)的度假勝地,綠根島(Rügen)。
同年Karl Abraham創立了柏林精神分析學會(Berlin Psychoanalytic Society),他不僅在專業上與Freud共事,亦是Freud的摯友。日後他會為Melanie Klein進行分析,進而成為她極為重要的導師,深深啟發她的精神分析思維及情緒世界。
1911
該年8月,Klein一家在布達佩斯市區內移居,這次搬到玫瑰丘(Rozsdamb)區,是較為富裕高檔的地段。
暑假時,Melanie和Klara再度造訪綠根島。
1912

根據Melanie該年寫給母親的一封信(Libussa當時暫居於維也納),她那時覺得身體好多了,精確用語是「相當健康」。她提到進行了某種「治療」,雖未明述是何種治療,但很可能是心理治療,甚至有可能是精神分析。
1913
1913 年聖誕節前後,Melanie Klein發現自己又懷孕了。
1914
Klein在7月1日生下她第三個孩子,小兒子Erich,懷孕期間同樣深陷憂鬱。兩週後,1914年7月28日,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。她的丈夫Arthur Klein和姊夫Leo Pick先後被徵召入伍。
Klein開始接受Sándor Ferenczi分析。Sándor Ferenczi是匈牙利精神分析師,是Freud的親近友人,亦是推動精神分析的重要人物。這是Klein人生當中頭一次能傾訴自己的情緒經驗,還能被一位集絕頂聰明、願意聆聽、敏銳洞察力於一身的聽眾傾聽。此時與Ferenczi相遇,幾乎成了她人生中的分水嶺。
該年某個時間點,Klein讀了Freud的《論夢》(‘Über den Traum,’ 1901;德文版),Freud在字裡行間展現的種種洞見和可能性,立刻令她興奮難當,決心投入精神分析。
Ferenczi在10月被徵召為匈牙利輕騎兵團的軍醫,但仍透過信件持續接受Freud分析。他也在軍中及短暫回到布達佩斯時,為某些個案進行分析。
當時Libussa的體重遽降,Klein一家在10月底帶她進行X光檢查。醫生當時排除了癌症,但Libussa很快併發支氣管炎,11月6日便病逝了。

1916
Arthur Klein因腿傷返鄉,Ferenczi亦轉調至神經專科醫院而回到布達佩斯。
1917
1918
9月28、29日,第五屆精神分析大會於布達佩斯匈牙利科學院(Hungarian Academy of Sciences)舉行,Melanie Klein參加了此盛會。大會中,她親見Freud宣讀〈精神分析治療的進展路程〉(Lines of Advance in Psychoanalytic Therapy)一文,更加鍾情於精神分析。幾乎可以確定這是她首度親見Freud現場宣讀作品,也是她一生中僅有的幾次機會之一。對Klein來說,此刻彌足珍貴,她終於和絕頂傑出、她萬分崇敬的精神分析創始者見上一面了。
Freud出版了知名論文〈哀悼與抑鬱〉(Mourning and Melancholia),並在文中提出攻擊和罪惡感是憂鬱症患者罹病經驗的核心。Klein從Freud的論點延伸,日後提出「躁鬱狀態」(manic-depressive state)的創新觀點,以及極具影響力的「憂鬱位置」(depressive position)概念。
接近年末時,奧匈帝國隨著君主王朝潰散而解體。一次世界大戰在歷經4年戰火和犧牲數百萬性命後,終於在1918年11 月11日落幕。
1919

7月份,Klein在匈牙利精神分析學會發表她第一篇兒童個案研究,對象是她的5歲兒子Erich。在此之後,她隨即獲頒為學會會員。
該年9月,反猶太的白色恐怖勢力在匈牙利掌權,Arthur Klein隨即離開布達佩斯和他的家人,前往瑞典。在此番猛烈的反革命反猶太風暴之下,幾乎讓當時匈牙利所有精神分析相關活動停擺,Melanie也帶著三個孩子前往羅森堡,到Arthur父母家避難。除了政治磨難之外,Klein夫婦的婚姻也進入寒冬,很明顯地,兩人一起生活是越來越不快樂了。
1920
9月,戰後第一場精神分析國際大會在荷蘭海牙(The Hague)舉行,Klein前往參加。她在大會上與Joan Riviere首次見面。
同年Freud 出版《超越享樂原則》(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),並在文中提出全新的想法:「死的本能」(death instinct)。這個概念自Freud提出時就一直備受爭議,但在Klein的理論發展中卻佔有一席之地,尤其與幼兒的施虐性和自我分裂(ego-splitting)息息相關。
瀏覽更多檔案庫相片 ─ 點擊放大圖片,捲動瀏覽相片集
Klein的長女Melitta 和長子Hans 的童年照 Melanie和寶寶Melitta以及母親Libussa坐在馬車上 Klein闔家照,右起為Melitta、Arthur、Hans和Melanie。約攝於1909年 Melanie Klein 30歲的模樣